这张照片震惊了整个城市。
三个老人躺在拥挤的公立医院病房的床上。
然而,包围他们的不是其他病人,而是担架上装在袋子里的六具尸体。
这张照片随后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引起了网友们的痛苦和愤怒。
它也让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在当前的欧米克隆病毒在香港爆发的浪潮中,成千上万的人死于COVID-19,而这座城市是如何不幸地没有准备好对生者的照顾也包括那些已经通过的人。
对死者的不尊重
医院管理局随后证实,这张照片是在其中一家公立医院拍摄的,并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道歉。
它解释说,这张照片拍摄得更早,并补充说,通过不同的措施,医院病房里尸体堆积的情况基本上得到了缓解。
为了应对从医院涌出的大量尸体,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使用移动冷藏设备存放尸体,延长火葬场的服务时间。
但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形势仍然严峻,问题只是被推到了下游。
两名熟悉香港停尸房运作情况的消息人士称,一些公共停尸房和医院停尸房一直在一个隔间内存放两具同性尸体,仅用尸袋隔开。
“这太荒谬了,”一位消息人士说。
“在中国文化中,尊重死者和身体是最重要的。但你是说因为政府的糟糕操控,两具尸体必须被放在同一个隔间里其中一具的脚还会戳另一具的头?这和万人坑有什么不同?”
一些殡葬行业人士抨击政府没有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
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已将火葬场的服务人次增加一倍,至每天约280人次,以“让殡葬业及死者家属尽早处理死者去世后的安排”,但盛德殡仪馆的袁嘉玲(Kyra Yuen)指出,每天仍有空位未被使用。
她说,问题在于增加火葬次数的举措只针对了葬礼过程的下游环节,而没有解决家庭和殡葬业面临的其他紧迫问题。
“在葬礼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袁说。“如果你不能在这个过程的早期解决其他问题,你增加多少次火葬都没有意义。”
这些困难包括预订殡仪馆、安排殡葬车和接受过遗体处理培训的工作人员方面的困难。
全港只有121间殡仪馆。虽然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在医院为死者举行一个更简单的仪式,但对于一个每天面临约200名COVID-19患者死亡的城市来说,这个数字仍然非常不够。
此外,袁国强说,从农历新年开始,有很多葬礼案件需要处理。
她解释说,即使没有冠状病毒,由于天气变化,每年这个时期的死亡人数也会更高。她补充说,由于费用较高,许多家庭普遍不愿意在节日期间举行葬礼,而且许多人觉得这样做不吉利。
Yuen说,由于今年许多殡葬行业的工作人员也感染了COVID-19,无法上班,她的许多客户不得不推迟仪式。
困难的决定
业内人士表示,殡仪馆在4月中旬之前都被订满了。
梁振云基(Leung Chun Woon Kee)的葬礼顾问乔瓦尼·庞(Giovanni Pang)说,他们的客户中,至少有13人最初想在殡仪馆举行仪式,但由于目前的情况,他们选择完全跳过仪式,让死者的尸体迅速火化。他们包括那些死于COVID-19或没有死于COVID-19的人。
对于家庭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许多家庭都不想跳过这个仪式,尤其是当这是死者的愿望时。但是等待时间的延长意味着他们的亲人的尸体可能会被存放在公共设施中不那么理想的环境中——比如与另一具尸体共用一个隔间——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租用私人停尸房的费用。
彭说,由于殡仪馆爆发了冠状病毒,他的一些客户也取消了在殡仪馆的预订。
他补充说,他的许多客户都对无法举行仪式感到失望。
他说:“对许多人来说,这样的葬礼仪式很重要,因为这是生者能为死者做的最后一件事。”
“这也是他们释放情绪、表达孝心的一个途径。”
Pang说,在过去,在将死者遗体转移到火葬场之前,家属仍然可以在医院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但自香港第五波冠状病毒爆发以来,许多医院都太忙了,无法处理家属要求的葬礼时间。
“所以对我们来说,花更多的时间来安慰他们,减轻他们的担忧是非常重要的,”庞说,他曾经在教堂工作,接受过咨询培训。
“我会告诉我的客户,即使他们今天不能为死者举行仪式,也不意味着他们以后不能用其他方式来纪念他们所爱的人。”
与此同时,阮次山呼吁有关部门再颁发一两个殡仪馆牌照,以缓解殡仪馆设施长期短缺的问题。
她说,从长远来看,政府需要对香港的死后情况有更好的规划,比如把停尸房、殡仪馆和火葬场等设施集中起来,这样可以节省更多时间,一天内可以处理更多的病例。
回复来自新利luck在线娱乐,卫生署发言人表示会加快扩建富山公众殓房,增加800个殓房名额。新馆预计将于下个月分阶段开放。
他说,该部门还简化了程序,以便家属可以更快地认领死者的遗体。
发言人补充说,海关会继续监察公众殓房的使用情况,留意殓房的储物容量,并继续与有关政府部门商讨紧急应变措施。
读者互动